12日下午4时左右,在台州椒江前所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里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调解员小施手里接过一叠现金,激动得泪流满面,说不出话来。 原来,老人姓余,来自江西省鄱阳县,今年已经71岁高龄,育有一子一女。5年前,女儿不幸病故,37岁的儿子余强(化名)是老人所有的精神支柱。为了生计,余强来到了台州打工,每年都可以攒下一笔辛苦钱寄回家里。然而,今年12月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,在前所某船舶修造厂打工的余强不幸被吊车臂砸中,当场身亡。噩耗传到老家,家人悲痛欲绝,连夜包车从700多公里外的江西鄱阳赶来。 面对已故的亲人,余强的亲属要求事主赔偿经济损失64万元,但事主只愿赔偿10余万元。双方数度协商均无结果,死者家属情绪非常激动,说要召集老乡过来“讨说法”,双方关系顿时陷入了僵局。 此时,前所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信息员的报告,为了防止事态激化,街道副主任兼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林勤马上组织骨干调解员主动介入。调解员们首先稳定了死者家属的情绪,帮助他们办理了一些善后事宜,并对纠纷作了详细的分析,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。 12月9日上午8时,调解人员及时召集各方当事人对事故的赔偿纠纷进行了调解。面对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和态度强硬的事主方,调解员们通过耐心细致地讲理说法,苦口婆心地劝说双方当事人,努力促使纠纷化解。调解从早上8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30分,经过整整12个多小时的努力,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,由事主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经济损失22万余元。
|